光陰荏苒,西藏回來已一年多。而2016將流逝遠去,已是時值秋暮,混混沌沌,猛然一驚,我今年究竟是怎樣度過的?
去西藏,才知道有一種信仰叫“轉山”,是藏族人表示虔誠的一種方式。藏族人一生必須去一次朝圣,步行甚至一路磕頭,圍著圣山,轉一圈或多圈。一站一磕頭,圍著那座大山,一路就那么堅持半個月甚至半年。我被他們的信仰深深地撼動,那么艱辛又那么虔誠。
然而,我想起了我們的懷集,既熟識又陌生,有哪些風景?有哪些人文?打開地圖,看看懷集縣域范圍,于是,趁著今年國慶假期,要在懷集轉一圈。
計劃好行程,向好友C+那借一輛質量較好的車,帶上帳篷,就出發了。
懷城→坳仔→璃波→仙溪→廣寧三坑→新塘→什洞→永固三富村→潑水→白石→水坑口→(走荒山路)→詩洞仁和→詩洞鎮→橋頭鎮
早上8點出發咯
踩單車騎行本來有氧運動,出門第一課已領略到,現在的大公路已不適合騎行,懷城至坳仔鎮路段,大貨車來來往往,廢氣連連,實在難受。過了坳仔大橋空氣才清新下來,特別廣寧三坑村那段路上竹林,還有下坡到蓮塘村那段,幽靜翠綠,很享受。
從坳仔鎮騎去永固,必須繞出廣寧,路過廣寧古水鎮三坑村,雖然山村,但對這個村的衛生印象挺好。
中午特別熱,備用的水都喝完了,路過永固富德村,在小賣部買水,小孩好奇,我逗他們一起拍照。
從永固的水坑口村 到 詩洞鎮仁和村,百度地圖說沒路了,打開衛星實景地形,這幾公里,應該有路吧,先到水坑口村碰運氣了,問村民,果然有路,但屬于荒山路,不好走,只好徒步推車走3公里。到仁和村尾。
車有了,這房子我是留著”結婚用“,誰肯嫁給我?
從仁和村走出,17:00到詩洞鎮
約19:30才到橋頭鎮,去朋友那借宿。第一天,突然騎車跑長途,身子不適應。天氣炎熱,騎著騎著感覺頭暈,輕度中暑,到橋頭鎮已累壞了,全新肌肉酸痛。有點想搭車返懷城算了。不過,對著橋頭鎮風景,還是適合踩單車游玩。
橋頭→大崗→梁村→崗坪→關塘→白石→謝屋村→馬寧→藍鐘→黃慶→下竹水庫→石峽→李屋→溫泉→X433路→古城牌坊→蓮塘→嶺背村→交椅(荒山)
大崗圩,弄不懂,街道路面一直坑坑洼洼,許多年過去了,今天依舊,實在是個迷。
向永鎮中學的師生們問好
梁村何屋村,已經到訪許多回,什么都好,就是古建筑的墻面宣傳標語太多了,到處貼是,本來古樸雅致,因為墻上標語太多,好扎眼!
向梁村中學師生們問好
梁村華光寺,雖然設施還沒完善,但能感受到人情溫暖,剛進寺,就有人員邀請我到齋堂用膳,只是我不好意思打擾,轉轉就離開了。其實我真的有許多人生困惑請教方丈,聽說他在打坐,又不好打擾。
向崗坪中學師生們問好
謝屋村-格江-馬寧路口那個路段,過一條河,穿過一片小竹林,幽靜無比,好想在這里擺一桌,吃茶聽溪水響。(建議村委將這片竹林保護起來)
向馬寧中學師生們問好
藍鐘鎮府
下竹水庫大壩
藍鐘下竹水庫,美到沒朋友,在水庫周邊騎行,感覺超好。我拿不出用什么詞來形容。
經過下竹水庫,有個叫石峽的地方,遇見一個造紙廠,好奇進廠參觀,原來紙張這樣生產出來的,長見識了。
藍鐘古城牌坊
傍晚,爬上藍鐘蓮塘嶺背村路上,天色開始暗下來,遠方 是藍鐘頭岳、二岳,
這地方叫交椅
在果場廠房區露營
在藍鐘蓮塘要轉冷坑方向,但手機地圖里沒路可走了,問阿姨,她說你怎么不走公路?我說,想鍛煉鍛煉翻山看看。她說,這邊不好走,要翻過幾座山。于是,我順著指引方向一路推車爬山,到半坡已是旁晚天快黑了,荒山野嶺,水用完,干糧用盡,肚子又餓。住宿吃飯怎么解決?爬著爬著,竟然在半山腰發現幾戶人家。他們說,這里叫嶺背村。翻過這座山會有個種植果場,但再翻兩座山你才能到冷坑金坑村,夜了,要不,你在這里住宿?
我掂量半響,先翻過這座山吧。
謝過后,一路推車上山,天還是黑了下來,荒山野嶺,我無路可走,剛好見到那果場,還有一個廠房,就在那投宿了,這個地方叫”交椅“。果場的工人大哥大嫂很好人,收留了我,還請我一起吃飯。特別感激。
交椅→(荒山路)→金坑水庫→三坑水庫→冷坑圩→泰來→中洲圩→灰塘→魚鹿→藤鐵→(荒山路)→洽水鎮八洞村→新灣水庫→石瑩
清早就出發,空氣清爽舒服,一路走走騎騎推推,在荒山林區騎行感覺真的越野了,穿過這道光,再翻過兩座山就到(冷坑區域)金坑水庫。
冷坑金坑水庫
清早到了冷坑三坑水庫,天藍、風清、水靜,晨光和暖,偶聞鳥鳴。
金坑林場
向冷坑中學師生們問好
冷坑李氏宗祠,裝飾得很豪華奢侈。
向泰來學校師生們問好
中洲圩,因我戴頭盔和口罩,只露眼睛。剛停車,有個阿姨跟她小孫子說:你望,有個鬼佬坐單車來到我們處了。我聽到,阿姨你真逗……
向中洲初中部師生們問好
前方一輛礦車拋錨了,堵塞在路上。
中午12點往中洲灰塘村走,最惡劣、最艱辛的一天開始了,中午天氣熱辣,加上礦石運載車頻繁來往,導致路爛無比,一路灰塵滾滾。這還不算,怎知過了簡背沖開始一路爬坡,只好一路推,約推了5公里才爬上坡頂,人開始昏昏沉沉,中暑了。膝蓋也開始酸痛起來。
過了藤鐵村尾,發現一個很大的礦業公司,村民說,往洽水八洞是走山路,但路是先從礦業公司穿過。進入礦業公司,灰不溜秋,粉塵五寸,各種機械嘈雜聲傳來,繁忙無比。有點不適應了。
從中洲藤鐵村走荒山路,山上一路推車兩小時,終于到了八洞村,就是洽水區域了,向八洞小學師生問好。
遠眺洽水新灣水庫,看到嗎?那水、那山、那種開闊、還有那種寧靜拿任何修飾詞都會令“美”走偏……
往石瑩路上,傍晚來臨,疲倦饑餓襲來。其實洽水新灣開始到石瑩的路上,只要留意,都有好看的風景,松林、竹林、杉林、梯田、村落、峻山、峽谷、水景。眼睛一路享受!
白水村小賣部老板
在洽水新灣去石瑩路上本來傍晚來臨,最艱辛的40公里,饑餓和疲倦襲來,由于膝蓋犯老毛病,出力就酸痛,無力踩蹬,只好一路徒步推車上坡,怎知長坡遙遙,天色也逐漸黑下來,19:30才到十三坑,見有燈火,鉆進路邊小賣部,老板很好人,給我做了一碗面條,實在感激。后來,再到石瑩,已是晚上九點多了。
石瑩→洽水圩→鳳崗圩→甘灑圩→小布村→雨凌村→下屈村→羅愛→坳仔七甲→階洞-→(渡船)→白灘→共和→懷城
第4天了,昨晚9點到石瑩,在木材檢查站借宿,十分感謝盤大哥收留照顧!
在洽水高塘水庫岸停下小休,看看天邊的云,看看青綠的水,兩岸峻嶺綿綿。山高水闊,惠風和暢,我想,這是懷集最壯麗的山水風景了吧。
高塘水庫兩岸有松林、有竹林,小景也別有雅致,我特別對岸邊的毛竹情有獨鐘,秀麗挺拔,卓雅風韻,獨有情趣。
洽水鎮鎮府
在鳳崗圩徘徊,被陳國燮偷拍下
甘灑鎮鎮府
在坳仔階洞圩渡船過白灘村,最喜歡渡船過河的感覺,感覺將到一個新世界。過了白灘村往懷城共和村走,一路翠綠寧靜,享受騎行,不想拍照了。18:30才返回懷城。
我必須承認不是很有毅力的人,但我比較鐘情于游玩山水,憑著這一點心頭好是一種力量,只有他會推著我踐行。這次騎行,我沒帶大相機,好好享受騎行,照片是手機和運動相機隨拍的。
有朋友問我,騎行究竟有什么樂趣?這是身軀和機械的結合,靈魂和意志的使喚,人車合一,心控自由,既能疾馳駿飛,亦可悠然慢行。更特別的是,還一種感覺是難以名狀,如:
偶爾路邊竄出一只蜥蜴;
偶爾一只蝴蝶在車前飛舞;偶爾一只小鳥從此山頭掠過另山頭;偶爾看看天邊的白云;偶爾聆聽耳邊滑過的風聲;也偶爾遇見路上被車輾死的小狗;亦偶遇見河灘堆積如山的垃圾;
上坡時,身軀和意志在斗爭。
下坡時,身心和靈魂在馳騁。
路過一片竹林,深幽風清,溪聲潺潺;
路過一片田澗,綠意盎然,稻禾芳香;
路過一個村口,少兒無賴,松下嬉戲;
小店休坐,老叟問:小伙你從哪里來?
路邊小緩,孩童問:叔叔你到哪里去?
荒野迷途,問大哥:洽水八洞哪邊走?
偶渡一河,問船夫:對岸是否白灘村?
想起在藍鐘嶺背村的一個名叫“交椅”的種植果場投宿露營,沒電視、沒網絡,荒山郊野,夜瀾風輕,半痕新月天角掛著,潔靜如玉。憶起:江畔何人初見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無窮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……還有:"獨立小橋風滿袖,平林新月人歸后"。……憶詩尋味,一切自然而然,如果在嘈雜的環境,我難以憶起這些詩,與詩的美意也無緣了。
第三天清早,從金坑村到三坑水庫的路上,經過一片桉樹林,幾乎一路溜車之字下坡,風勁氣爽,晨光穿進樹林,光影交織,霞飛千縷,遠處林下野草泛起金邊,近旁野花露珠泫然欲滴,偶聞林間鳥鳴傳來…
當然,也有痛苦時刻,在洽水新灣去石瑩路上已是傍晚來臨,艱辛的40公里,饑餓和疲倦襲來,身架倦塌下來了,只好一路徒步推車上坡,怎知長坡遙遙,天色漸暗,晚上19:30才到十三坑白水村已看不到路了,見有燈火,鉆進路邊小賣部,老板很好人,捧上一碗面條給我,實在感激。再到石瑩,已是晚上九點多了。
(衷心感謝:C+、徐明謙、鄧廣新、盤大哥,陳國燮、交椅果場工人大哥大嫂、路人甲)
(全文:小成)
推薦路段1:坳仔大橋-廣寧蓮塘村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較美
騎行難度:★★★一般
推薦路段2:(橋頭)橋頭圩周邊轉轉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★極美
騎行難度:★★輕松
推薦路段3:(藍鐘)下竹水庫-石峽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★極美
騎行難度:★★★★較難
推薦路段4:(冷坑)三坑水庫周邊轉轉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★極美
騎行難度:★★★一般
推薦路段5:(洽水)石瑩-新灣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★極美
騎行難度:★★★★★極難
推薦路段6:(坳仔)階洞-共和
美景指數:★★★★較美
騎行難度:★★輕松
? ?? ?? ?? ?? ?? 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