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州網訊 前天,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舉行了第七期“校園視覺關愛”暑期公益活動,活動內容主要是對4~10歲的兒童進行免費眼科檢查。據活動組織方介紹,每期活動都有近千名兒童報名,計劃暑期要完成對1萬名兒童的視力檢查。
“還沒背上書包,就先帶上了眼鏡?!笔袇^王女士對記者無奈地說道,她的兒子剛上幼兒園中班,近日她發現小孩經常揉眼睛,看電視也總是不停地靠前,經檢查后發現小小年紀已經有200度的近視。無獨有偶,現場一名四歲的小女孩在家長的陪同下正在檢查視力,結果顯示有輕微散光。
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低視力中心醫生林犁告訴記者,一般正常兒童的視力檢查要從三周歲開始,早產兒則一出生就要進行視網膜篩查。而在參加此次活動的4~10周歲兒童中,有15%~20%的兒童存在視力問題,主要以近視為主,偶爾也有遠視、色覺異常等情況。如果要是此次檢查的年齡范圍擴至初中,視力異常比例將有可能達至50%,因為小學五、六年級是學生視力問題出現的高峰時期。
究其原因,“觸屏一代”視力堪憂,“電子保姆”是罪魁禍首。現場許多家長反映,小孩在家喜歡使用IPAD、手機、電視等電子產品。林犁表示,IPAD、手機小屏幕更容易造成視力疲勞導致近視,過早過度接觸電子產品是目前兒童視力問題低齡化的主要原因。
市區胡先生的女兒甜甜(化名),琴齡兩年,今年下學期才上二年級,但已經近視150度,而且左眼右眼度數差距較大,醫生診斷需要佩戴眼鏡。而此次檢查中,眼視光醫院的工作人員發現,許多學習琴類、棋類和硬筆書法等興趣班的兒童近視比例尤高,難怪此前就有人戲稱“十個琴童九個近視”。
就此林犁回應,這樣的例子在平常門診時也接觸過?!扒僮V的字通常比較小,線譜比較密集,孩子練琴過程中邊看琴譜、邊看鍵盤,近距離、又長時間,更加耗費眼力,學習硬筆書法、棋類等也是同樣道理。此類需要長時間專注于精細事物的學習項目,不建議家長過早安排?!?/font>
那么到底幾歲學琴合適?林犁表示,學琴可以4~5歲后再開始學習,而參考用書字體不要過小,一節課不要超過40分鐘。學習時間安排要勞逸結合,給眼睛足夠的休息。建議低年級家長要增加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,過多過早安排學習班反而得不償失。
如今3D電影火爆,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經???D電影有可能造成假性近視、青光眼?;顒蝇F場,林犁也對家長們的疑惑進行了解答:“通常兒童在上小學之前視覺發育不完全,對電影的3D效果感覺不明顯,沒有必要去看。況且一場電影最長也只有兩小時,一個月一兩次的觀影并不會對兒童視力產生過大的影響。應該引起家長注意的反倒是日常用眼的燈光環境,在過亮或過暗的環境下進行閱讀會對兒童視力造成很大的傷害。”
林犁還補充道,倘若兒童已經出現視力問題,最好是前往正規醫院檢查,有需要的話在醫生叮囑下佩戴眼鏡,矯正視力。對于市面上出現的許多治療視力問題的方法,建議家長不要盲目嘗試,首先要考慮是否有醫療資質,一般保健類的方法實際作用不大,眼貼或一些電子產品的防疲勞貼膜大多都是無用功。